EN 13032-1:2004+A1:2012 Light and lighting - Measurement and presentation of photometric data of lamps and luminaires - Part 1: Measurement and file format
EN 13032-1:2004+A1:2012 光与照明 灯具和光源光度数据的测量与呈现 第1部分:测量与文件格式
1、适用范围
规范光度数据测量的基本原则,确保不同实验室数据可比性。
定义标准化的电子数据交换格式(CEN文件格式)。
适用于各类灯具(如室内照明、道路照明、泛光灯等)的光度测试。
2、核心概念定义
光度中心:灯具中符合逆平方定律的虚拟点,作为坐标系统原点。
平面系统:采用B平面和C平面两种坐标系统:
B平面:以灯具第二轴为极轴,适用于泛光灯等对称性灯具。
C平面:以垂直轴为极轴,适用于倾斜安装的灯具(如道路照明)。
平面间角度转换公式见标准表1。
相对测量:以参考光源的1000流明为基准,表达灯具的光强分布。
3、实验室测试要求
环境条件
温度:25±1°C(荧光灯需按制造商数据校正)。
空气流动:敏感光源周围风速≤0.2 m/s。
电源稳定性:
电压波动:±0.2%(荧光灯等)至±0.1%(白炽灯直流)。
交流频率偏差≤0.5%,谐波含量≤3%。
直流纹波≤0.5%。
光源处理
老化程序:
白炽灯:1小时或寿命的1%(不足100小时时)。
荧光灯:100小时,每24小时开关8次。
稳定条件:测量前需达到光输出稳定(15分钟内波动≤1%)。
4、测量设备规范
测角光度计:需校准角度精度和光强测量线性度。
积分光度计:用于总光通量测量,需符合CIE 70标准。
照度计/亮度计:
方向性响应误差≤1%,非线性误差≤0.5%。
温度系数≤0.1%/°C。
5、数据格式要求
CEN文件格式(附录D):
必填字段:灯具类型、坐标系统(B/C平面)、光强分布表。
可选字段:亮度数据、光度中心位置、倾斜角声明。
支持ASCII和二进制格式,确保跨平台兼容。
示例(附录E):展示不同灯具(如对称型、非对称型)的数据结构。
6、特殊光源处理(附录F)
T16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:
老化后需“热转移”至测试位置,避免冷却影响。
禁止重复使用已老化的灯管(光通量偏差≤2%)。
电气接线需模拟实际应用(如镇流器位置)。
7、不确定度管理
光度测量不确定度:需评估设备误差(如角度定位偏差、探测器非线性)。
校准周期:光度计每年校准,反射镜反射率变化≤0.5%。
8、其他关键附录
附录A:杂散光屏蔽方法(如暗室黑墙处理)。
附录B:光度计性能测试方法(如方向性响应测试)。
附录C:反射镜面形和反射率测试标准。
实际应用意义
确保不同实验室数据一致性,支持照明设计软件的精准计算。通过标准化文件格式,促进欧洲范围内灯具数据的无障碍交换。特殊光源(如紧凑型荧光灯)的细化流程,提高复杂灯具测试可靠性。
总结:该标准从实验室条件、测量方法到数据记录格式,构建了完整的灯具光度测试体系,尤其注重环境控制、设备精度和数据标准化,是照明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