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第7部分:主要发射可见光辐射的光源和灯具(IEC 62471-7:2023)

IEC 62471-7:2023 Photobiological safety of lamps and lamp systems Part 7 Light sources and luminaires primarily emitting visible radiation
IEC 62471-7:2023《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第7部分 主要发射可见光辐射的光源和灯具》

引言
蓝光危害是灯具及光源的关键安全问题之一,特别是在长时间接触或使用时可能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伤。国际标准IEC 62471-7对光生物安全进行了详细规范,为蓝光危害测试提供了科学依据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蓝光危害的测试条件、测试距离以及视场角选择,以帮助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相关标准。
一、蓝光危害的定义与评估
蓝光危害(Blue Light Hazard,简称BLH)主要是指波长在400 nm至500 nm之间的光对视网膜可能造成的光化学伤害。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在标准中规定了蓝光危害的辐射亮度(LB),作为评估蓝光危害的重要指标。
蓝光危害的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:
光源的辐射特性,包括光谱辐射亮度(Lλ)。
蓝光加权函数B(λ),反映不同波长对蓝光危害的相对贡献。
视场角(Field of View, FOV)和测试距离。
二、测试条件
1. 光源测试
IEC 62471要求,光源蓝光危害的评估需在特定条件下进行,以便结果具有可重复性:
测试距离:200 mm,视场角为1.7 mrad。这一距离是为了捕获光源可能的最高辐射亮度。
测量波长范围:300 nm至700 nm。
光源需在最大光通量条件下运行。
2. 灯具测试
灯具的蓝光危害评估通常针对特定应用分组进行。根据标准要求,灯具测试需满足以下条件:
测试距离依据应用分组(如200 mm或1000 mm)。
视场角固定为11 mrad。
蓝光辐射亮度LB需低于规定的限值,具体见IEC 62471-7附录。
三、视场角的选择
视场角决定了测试设备接收到的辐射能量范围,是蓝光危害评估中的关键参数:
1.7 mrad:用于光源的最大蓝光辐射亮度测试,确保评估结果覆盖所有可能的高亮点。
11 mrad:用于灯具评估,模拟人眼观看灯具的正常场景。
标准中明确指出,小于11 mrad的光源(小光源)无法直接将其蓝光危害数据转移至灯具评估,需单独进行测试。
四、评估蓝光危害的流程
光源评估:依据1.7 mrad视场角测量LB值,判定其适用的应用分组(BLH-A至BLH-D)。
灯具评估:
根据蓝光危害分组(如BLH-A、BLH-B等)选择相应的测试距离和限值。
如果灯具使用的光源数据无法直接转移,则需重新测试灯具。
合规性判定:灯具需满足蓝光辐射亮度限值要求,否则需要调整设计或配置。
五、蓝光危害限值
根据IEC 62471-7,蓝光危害辐射亮度的限值随应用场景变化。例如:
BLH-A组:10,000 W·m²·sr⁻¹(用于夜灯或儿童便携灯具)。
BLH-B组:100,000 W·m²·sr⁻¹(用于办公室悬挂灯具)。
BLH-C组:4,000,000 W·m²·sr⁻¹(用于舞台或影视灯光)。
六、总结
蓝光危害评估是灯具光生物安全的重要部分,需严格按照IEC标准的测试条件和方法进行。通过选择适当的测试距离和视场角,可以有效评估蓝光对视网膜的潜在危害,为灯具设计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。

Posted in 标准分享.